中国文明网主站 | 联盟网站    
当前位置:睢县文明网 >> 工作提示 >> 浏览文章

河南省第五届公民道德论坛“好人帮好人环节”结对帮扶安排方案

发表时间:2013年12月05日   来源:市文明办   编辑:协调科

睢县:商丘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张立帮扶商丘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李新立家庭
     帮扶人: 张 立,男,49岁,1987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睢县畜牧局工作,1988年停薪留职创办河南省惠民禽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多年来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带动睢县及周边的农户8000余户,通过养鸡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给300多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10.2万只,折合现金29.2万元,资助12名特困中学生3.4万元,累计向社会及困难群众捐资达46.1万元。自己出资成立睢县水上义务救援队,在睢县及周边县城义务救援100多次,成功救活56人,打捞溺亡尸体34人。他的团队2013年被交通部评为全国海(水)上义务救援优秀民间团体。他对公司职工悉心照顾,热心帮助,每逢春节、中秋节,把钱物送到困难职工的家中,平时谁家遇到了困难,他就解囊相助,使职工感受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被帮扶人:[李新立],男,1985年出生,睢县西陵寺镇姬芳李村人。2012年5月6日14时,在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长桥苕溪边捞鱼的洛阳籍青年张毅,不慎滑入约3米深的溪水中。在身后不远处的李新立看到老乡在水中挣扎,不会游泳的他迅速跳入深水中,奋力将张毅推上了岸,自己则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5月10日,李新立的遗体在临安市火化,直到火化时,他还保持着紧握双拳、高举双臂、在水中向上推人的姿势。家乡领导高度关注李新立的义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瑞琴同志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到他家中看望慰问。睢县团县委追授李新立同志“见义勇为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柘城县:商丘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孙红军帮扶商丘市首届道德模范陈仕芬

 帮扶人:孙红军,男,汉族,40岁,柘城县信质地产董事长、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柘城县慈善协会荣誉会长。目前已经累计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上千万元。为今年四川芦山县地震灾区捐款60万元,为柘城县千树园公园建设捐资57万元,为柘城儿童乐园捐资30万元,为柘城县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0万元的候诊椅,为柘城县公安局捐赠45万元购买了30辆警用摩托车,帮助8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农村中小学捐资3万元安装热水器。出资20多万元联系4台琴戏演出团在柘城县各乡镇敬老院、村委会进行持续4个月的巡回演出,出资30万元春节期间到敬老院和孤儿院慰问。专门租赁收割机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抢收小麦15万亩,出资8万余元帮助刘洼村患有尿毒症的张刘坤。购买1辆宇通客车,4辆商务车,专门负责接送农民工回家过年。湖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商丘电视台,人民网、央视网、大河报,商丘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被帮扶人:陈仕芬,女,柘城县老王集乡东广村村民。16年前,丈夫不幸双目失明;16年来,她不离不弃,含辛茹苦地照顾丈夫,抚养儿女,操持家务,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1990年,云南姑娘陈仕芬不远万里远嫁到柘城县老王集乡东广村。1993年,外出务工的丈夫却因为工作事故而双目失明。当别人都在议论陈仕芬将抛弃丈夫回云南老家时,陈仕芬却留了下来,挑起了家里家外的全部重担。她每天起早贪黑,洗衣做饭,做好饭,先喂丈夫,再喂两个年幼的孩子,忙完家里,她还要到地里除草、施肥、打药、收割……,汗水砸在地上,艰辛藏到心里,她默默的咬牙坚持了16年。

宁陵县:商丘市首届道德模范于博帮扶商丘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蒋玉勤
帮扶人:于博,男,中共党员,宁陵县阳驿乡后陈村党支部书记。“能吃亏,才能与群众打成堆儿;要奉献,才能打开工作新局面。”从当选村支书的那一刻起,于博就把这句话定为自己的信条。1990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外出打工,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他致富不忘家乡,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旧模样,2006年3月,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先后无偿出资1000多万元,改善村容村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后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和示范点和省级文明村。他本人也先后获2008年度“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被帮扶人:蒋玉勤,女,宁陵县刘楼乡周范庄村村民。她结婚的第二年,公公张培龄突然中风,瘫痪在床,婆婆多病缠身,她担负起了照顾二老的重任。她给公公喂药、擦身翻背、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公整整10年。2009年10月公公张培龄含笑离开人世,临死前紧紧拉住儿媳的手,含着泪说:“玉勤,你是我的亲闺女啊。”2008年6月,丈夫张松之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为了挣钱给丈夫治病,尽快偿还债务,蒋玉勤除了细心照顾病人外,还要起早贪黑去工地打工,连续几年都去新疆摘棉花。治疗她丈夫的病蒋玉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要等与丈夫相匹配的肾源,还要筹措巨额的手术费,蒋玉勤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但她深信,生命是最宝贵的,只要有一线生机,她决不放弃。

 

文明聚焦
文明播报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技术支持: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