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 联盟网站    
当前位置:睢县文明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浏览文章

总得有人做民族的“傻子”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09日   来源:睢县网   编辑:佚名

刘明,1955年生,母亲河南睢县人。留美博士,国家“千人计划”成员、国家特聘专家、国务院侨办百名杰出创业华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及特聘专家,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中关村优秀创业留学人员,京微雅格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京微雅格是世界上除美国外唯一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产品的公司。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张姗姗 特约通讯员 陈鹏/文 记者 侯俊彦/图

核心提示

曾有人评价刘明说,他的身上有上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烙印——执着与坚持。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美,21世纪初回国,丢掉自己在外打拼20年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刘明却做到了,舍与得之间,他突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曲高和寡、有些寂寞的“科技报国”道路。

从刘明的身上,我们也许没有听到最直接的“建议”、“建言”,却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品味到一种关于民族大义的责任和担当。
回国创业只为“科技报国”

刘明常自嘲说,总得有人做民族的“傻子”。这话说起来,也算有很深的渊源。

刘明曾在美国生活了20年,从1986年到2006年。在美国期间,刘明的一切都是顺利的,让很多人心生羡慕:顺利拿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通讯网博士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商务管理硕士两项高等学位,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曾在美国通信卫星公司、国际移动卫星组织、铱星公司、爱中联公司等多家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中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并两次领导过数十亿美元预算的全球通信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该有的都有了,衣食无忧”。
然而他自己却有些不满意,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还不到50岁,就可以清晰地看透未来。刘明说自己是个喜欢变化的人,在出国之前,他就曾下过乡、当过兵、做过工、教过书,并且在北京邮电大学拿到了两个学位。他觉得人生无论精彩与否,每个人都只活一次,为什么不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经历?
1995年,中国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口号,国内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刘明回国的想法渐渐萌生,很多在国内或驻外身居要职的朋友也经常“游说”他,希望他重归故土,报效祖国。2002年,他第一次辞职回国。之所以说是第一次辞职,是因为最终回国的计划并未成行。这一年,刘明回国7次,经过缜密的考察,他还是觉得国内的市场环境以及经济水平尚不足以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于是决定按兵不动。几年后,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家对高科技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刘明终于决定回国创业。
刘明说,回国的决定当时很难为身边的家人和周围的朋友所理解,然而他却固执己见。“人最难突破的就是能不能舍得。”刘明说,一方面是为了让人生多一种经历,不致“荒废虚度”,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为了一种“情怀”。有人曾说在50年代出生的他身上,存在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烙印——执着与坚持,受父辈和家庭的影响,他身上有着浓重的“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所以,尽管人生转轨的代价很大,他依旧大步流星,头也不回地离开美国,开始自己“科技报国”的历程


民族崛起需要“傻子”埋头苦干
刘明选择的创业领域——集成电路中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被业内专家视为“高地”,一块很少有人能够登顶的高地。

中国一直以来是集成电路市场大国,占据国际市场约55%的份额,每一年都会花费巨额费用用于集成电路进口。据统计, 201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花费1701亿美元,2012年这一数字为1910亿美元,去年更是高达2313亿美元,高居中国外汇榜首。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由于起步较晚,普遍存在人才缺、技术差、起点低、规模小的问题,目前国产芯片的自给能力仅为20%左右。
30多年来,全球有60多家公司先后斥资数十亿美元,前赴后继地尝试登顶FPGA高地,其中不乏英特尔、IBM、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三星这样的行业巨鳄,但是最终登顶成功的只有位于美国硅谷的四家公司。
直至京微雅格的出现。
从2003年开始在硅谷创立,2005年迁回清华科技园,到最终在FPGA自主研发和芯片量产中突围而出,刘明目前带领的团队艰苦奋斗了11年,先后投入了2亿多元人民币。刘明说,这种被称作“万能芯片”的产品,从航空航天、通信工控、数据处理、网络交换、视频驱动、汽车医疗、安防监控一直到智能家居,理论上各个行业所有领域的应用都能支持,代表着集成电路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也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刘明经常鼓励员工们:“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出一份力,力争成为民族脊梁中的一块小骨头。”
然而,这块小骨头的生长过程是漫长寂寞的。刘明说,最大的困局在于缺少人才,也就是缺少更多能够并肩奋斗的“战友”。相对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刘明团队所从事的专业艰苦枯燥、耗时费力,高校好不容易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数毕业后都觉得太苦,纷纷转行。
所以刘明常常以自嘲来安抚自己的员工:“一个民族要崛起,总要有一批傻子埋头苦干,甘愿做民族的脊梁。”
希望会聚更多共挑民族脊梁的伙伴

虽然母亲是河南人,刘明却从未到过洛阳。今年4月牡丹盛开的季节,他作为国家“千人计划”洛阳行的成员,第一次踏足洛阳。

一下高铁,刘明就感受到了洛阳人做事的效率。特别是几家国家重点企业,直接“点名”要和他对接,看中了他手中的“万能芯片”技术。
短暂的接触后,刘明觉得,洛阳具备的工业基础是国内众多二、三线城市少有的。尤其是洛阳拥有许多国家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业基础雄厚,对于刘明来说是个很好的市场。而对于洛阳自身来说,国家目前对于信息科技产业的支持环境,加之自身的市场潜力,正是洛阳产业转型、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的好时机,洛阳也应该抓住机遇跟上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然而,洛阳如果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也要做好“功课”。刘明说,自己最初落户北京时,北京市政府注资近一个亿支持他,要求是刘明需要拿出“世界级的项目”和“颠覆性的技术”。其中魄力以及对顶尖科技的迫切需求可见一斑。他觉得,洛阳当地政府和工业企业,也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跟上并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而一个地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可能有收益更快一些的“捷径”可走,然而在刘明心中,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能和他的团队一道,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对国家和民族更有意义的事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拟表彰睢县第三届道德模范
文明聚焦
文明播报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技术支持:亿博网络